膽堿酯酶偏低怎么辦,膽堿酯酶偏低反映肝臟受損?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1-21瀏覽次數(shù):1611返回列表
elisa檢測試劑盒
肝細胞受損害時,膽堿酯酶合成減少是導致血清膽堿酯酶偏低的原因。臨床上主要用于估計肝臟的儲備功能和肝病的預后。
1、急性肝炎時膽堿酯酶下降,至其達到zui低值,然后漸升,若膽堿酯酶一直降低則提示預后不良。
2、肝硬化時膽堿酯酶降低,肝硬化代償期膽堿酯酶正常,失代償期降低,在肝昏迷時zui為顯著。
其次,肝外疾病引起的膽堿酯酶偏低;如:有機磷農藥中毒酶活力顯著降低、營養(yǎng)不良、惡性貧血等。
膽堿酯酶偏低怎么回事膽堿酯酶偏低反映肝臟受損?人體內存在兩種膽堿酯酶,一種是乙酰膽堿酯酶,又稱“真性膽堿酯酶”或“特異性膽堿酯酶”主要作用于乙酰膽堿,存在于紅細胞及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的灰質中;另一種為血清膽堿酯酶,特異性較差,除可用于乙酰膽堿外,還能作用于其他膽堿酯類,故又稱“假性膽堿酯酶”或“非特異性膽堿酯酶”此酶主要由肝臟產生。
正常人血清膽堿酯酶用比色法測得含量為130~310單位/升。由于血清膽堿酯酶由肝臟合成,故此酶活性降低常常反映肝臟受損。
大鼠乙酰膽堿酯酶AChE檢測試劑盒